无锡房地产市场网_无锡房地产市场网打不开

卡尔顿高习 2024-07-03 09:50 1

无锡宣布二孩及以上户籍家庭可再购一套房,当地人的生育意愿如何?

9月17日深圳发布《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拟对房地产市场监管立法,二手房将建价格机制、租赁将建资金监管制度。

当地的生育欲望不强。网友认为声誉的难题不是,可不可以再买一套房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没有钱买房,因为经济困难承担不起过高的养育成本,如果买房又会增加房贷的负担。

无锡房地产市场网_无锡房地产市场网打不开无锡房地产市场网_无锡房地产市场网打不开


很大的,他们特别的愿意去生孩子,所以,他们也会生很多的孩子,增加人数。

当地人的生育意愿是比较低的,这个地金茂董事局宁高宁表示,在签约销售金额跨入2000亿元规模的新阶段,坚持科学至上,坚持城市运营的发展理念,未来5年金茂将在全新双轮两翼战略指引下,强化 科技 创新,狠抓提质增效,构建公司“十四五”发展新格局。方比较发达,许多人都不愿意要孩子,更别提二胎了,大家觉得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了

无锡开放限购了吗

房子作为大家最重要的固定资产,耗资巨大,买房大家都是慎之又慎,想要选取风险最小、最稳妥的方式。

为了落实“住房不炒”,不少地区都推出了相应的限购政策,比如要求落户满一定时间或者社保参保满一定时间才可以在当地购房。无锡也是有相应的限购政策的,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消费低迷,为了促进房地产的消费,各地又放宽了限购政策。那么无锡开放限购了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无锡开放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下行叠加“三道红线”新规的压力下,房企控负债、降杠杆压力增大,规模房企的业绩目标会更趋谨慎,规模房企增速放缓是常态。限购了吗?

无锡并没有完全开放限购,只是相对放松了一定的购房条件。按照无锡的规定,新市民、新就业、外来人才在锡刚性购房需求,对在无锡工作、但社保和个税缴纳在外地的居民,提供半年及以上居住证明,可以在本市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对长期在无锡居住生活、且已具备落户无锡市区条件,但因子女教育、宅基地资格等原因未办理落户手续的购房户,可参照本地户籍居民家庭,在市区购买第二套新建商品住房用于改善居住条件。

严格来说,还需要一定期限的居住证明或者满足一定的落户条件才可以在当地购买住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无锡还对限购区域进行了调整,将梁溪区、滨湖区、新吴区的部分街道,以及锡山区的锡东新城,惠山区的惠山新城等区域直接调整为非限购区域,在这些区域购房是不需要满足当地要求的购房条件的。

楼市分化加剧,房企疯狂打折!金九银十或成为买房抄底好时机?

市场渐渐陷入陷入3个疑问。

作者:新Sir 来源:功夫财经

细细来看,年初本就是房企销售淡季,在整个楼市成交相对低迷的背景下,来袭无异于雪上加霜,确实导致成交量的大幅下滑;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一切变化都来的过于突然,把所有人的都打乱。

一边是经济换挡带来的阵痛,一边是多个城市的房价在资本的冬天升起一把大火,甚至竟然需要用调控手段才能浇灭。

在,没有任何一个市场,比楼市更加魔幻。

每个城市市场都不一样,开发商的分化也愈加明显。是经济变换了赛道,还是只是楼市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今年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冰封期?

新房市场是否会大幅降价?

“金九银十”能否成为买房抄底的绝佳时机?

买,还是不买,这个问题又开始困扰着人们。

1楼市一片惨淡?NO!

先看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表现,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淡季不淡、分化加剧。

先来看“淡季不淡”:

从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来看,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前8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速转正。

二季度逐渐得到控制,房地产市场才慢慢复苏回暖,前期中一些压抑需求的释放叠加LPR利率下降,成交量逐步恢复;

直到8月,商品房累计销售额96943亿元,同比增长1.6%(1-7月为下降2.1%)。

从房地产成交价格来看,8月大部分城市是属于稳中有涨的。

在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9个,其余61个均为持平或者上涨,涨幅较大的城市是惠州上涨1.9%,银川上涨1.8%,锦州上涨1.4%,唐山、温州均上涨1.3%,济宁上涨1.2%,沈阳、西安、无锡、金华均上涨1.1%。

再来说“分化加剧”:

首先体现在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分化愈加明显。

本来之前由于人口、交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分化的现状一直存在,但之下宽松的货政策和财政信贷政策等因素的叠加,使得这种分化更加明显。

部分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能够很快摆脱困扰,比如长三角区域市场整体恢复情况较好,土地市场热度也较高,如杭州、上海、南京、苏州、无锡、金华等城市;

部分一二线城市也出现了“即售罄”、“万人摇号”等火爆场面。

而在这种局部火热的背后,一些中小城市由于资源禀赋的异,在的打击下缺少经济支撑、人才流出,房地产市场也面临着萎靡不振的困境。比如重庆、福州等城市成交显著回落。

而另一种分化就是房企之间的分化。

据中指研究院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前8个月,1000亿以上超级阵营共19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3.7%;500-1000亿阵营房企共26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5.5%。

200-500亿阵营房企有34家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6.4%;100-200亿阵营房企共51家,销售额增长率回正为1.3%,第四阵营共24家,销售额均值为73.2亿,同比下降8.3%。

之下,大型房企资源集聚能力更强,更能把握机遇平摊风险,通过创新线上营销等模式加大销售力度,实现了销售业绩的增长。

这一点房企的销售数据便可一目了然,大型房企的销售增速率先回正。

对于中小型房企来说,影响一旦面临销售不畅流遇阻,则可能是致命的打击,未来或将有更多的房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2新房将大降价?NO!

最近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恒大全国楼盘七折特大优惠”。

这个引发大家的共鸣,一个疑问是不是真如宣传中的那么优惠力度大?第二个疑问是大家内在更关心的,这个所带来的后续反应,比如是否会引发其他企业也开始降价,然后引发整个行业的降价潮?

事情并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首先,大型房企的打折促销一直是乐此不疲的,2019年该房企就推出过“全国532个楼盘,闪购7.8折”。

在2020年2月份的时候也曾提出全国75折的优惠。不过最近恒大传闻诸多,也许这次7折促销是真优惠,大家可以关注下自己所在城市的楼盘,或许有捡漏机会。

网传三道红线2021年1月1日将执行,且不论传闻的真假,但是监管机构对于房企融资监管的态度是明确的,未来在融资受到限制的前提下,房企只能通过加快销售回流以求持续发展。

在房企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如果房企无法通过快速销售回笼,资金链断裂对于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那么,大型房企的打折促销是否会引发整个行业价格的大幅下调?未必!

政策层面强调的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虽强调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但也也并不会希冀价格的大幅下跌,毕竟下跌也会引发动荡和恐慌,的结果就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行业层面虽然快速去化回流是所有企业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希望通过降价促销这种方式来促进销售,毕竟利润也很重要。

残酷的是,降价也不一定能有效的解决目前的去化难问题,反而有可能使开发商陷入焦灼的价格战,部分开发商甚至会因为资产缩水给融资造成负面影响。

初期恒大带头75折,引发市场一片紧跟,现在恒大打出7折的策略后,消息沉入市场销声匿迹,而河南房企更是开会高调宣布不降价。

降价,是把双刃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规模与利润的和平共增才是当前的追求。

3金九银十要重现了?NO!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金九银十”成色如何目前没有定论,九月已过去大半,其实我们从一些城市的表现也可以窥其一二。

从7月份开始,陆陆续续有不少热门城市,例如南京、深圳、宁波、杭州、东莞等城市都出现了楼市调控的现象,意在为房地产市场降温。

进入九月,成都、深圳也相继发布了政策:

9月14日成都发布《关于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从加强土地市场调控、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完善住房调控政策等方面出台调控政策;

可以说2020年上半年应该算是今年调控最宽松的时候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城市调控收紧已在所难免,从调控内容上分析,主要集中在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加强购房资格审核,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在房地产调控的高压之下,楼市的“金九银十”的成色很难令人乐观。

所以预计九月和十月的整体成交量会大概率维持在现在这样一个比较活跃的水平,很难实现在7月和8月的基础上大幅度的增长。

4行动指南

买,还是观望,是目前对人们最多的考验。

那么接下来大家只需要谨记和贯彻这三大方针二十四字真言。

1)知己知彼

而随着房地产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企业变局也是飘忽不定的。

所以大家还是应该擦亮双眼,对房企的经营状况也是要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三道红线”实施以后,谨防出现烂尾楼现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小房企可能会有较低的价格以及更大的优惠,但其未来的风险也是难以把控的;

而头部房企或者是经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的国企和央企,虽然可能在价格方面略高些,但综合品质和风险等因素来看却是的选择。切忌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2)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在未来的城市选择上,我们还是建议选择一二线核心城市以及其周边具有发展潜力的三四线城市,不管是从城市配套还是发展空间,不管是买房自住还是投资升值,目前看来也是正确的选择。

3)严阵以待相机而动

从近期的政策调控本质来看,其实都有较为明确的限制炒房客投机需求、倾向无房家庭以及购房者的政策,所以购房者位于政策利好区域。

叠加2020年9月一期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均与上期持平,连续五个月按兵不动,且处于自央行建立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至今的历史点,这对于购房者来说,无疑也是一大利好。

同时也表明了一个道理,调控挤水分,已经效果显著,市场在经历了2016年的火热之后,用了3年时间来回调、消化、稳定。

金九银十期间,尚未的项目会识趣的选择一个较低的价格,毕竟不热销,大概率意味着,今年剩下的几个月日子不会好过,这是开发商最不愿意看到的。

而已经的项目,也会想办法利用金九银十的噱头做一波冲锋。

按照以往惯例,12月份开发商冲业绩阶段,是的购房日期,但是今年,开发商想的是,先活到12月。

此时开发商强烈的求生欲,恰好为购房打开了一个窗口。

所以在当前环境下,购房的时机已相对比较成熟,如看到合适的房源可适时入手。

房企年报:拼规模扩张不再 降“档”求稳成关键

就像前面讲述的那样城市间的分化愈加明显,尤其是经历了今年的后,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障体系、营商环境以及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异也的摆在了明面上,而这对于购房者的城市选择也可以说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增收不增具体来看,2020年世茂净负债率50.3%,较2019年的57.4%大幅下降7.1个百分点。剔除预售后的资产负债率68.1%,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短债比达到1.16倍。利 净利润率下滑明显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申银万国行业分类下,已有35家房企发布2020年年报。35家房企2020年营业总收入达10198.93亿元,较2019年增长20.85%;净利润合计984.03亿元,较2019年的1050.38亿元减少6.31%。从净利润率来看,35家房企中有25家出现下降,占比达71.4%。

具体来看,招商蛇口2020年营业收入1296.2亿元,较2019年增长32.71%;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2.53亿元,较2019年下降23.58%。信达地产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58.64亿元,同比增长32.79%;净利润17.44亿元,同比下降31.7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02亿元,同比下降35.12%。

对于利润下降,招商蛇口表示,公司规模扩大,报告期内房地产项目结转收入规模相应增长。但受行业利润率下滑及房地产业务结转产品类型不同的影响,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较上年有所下降。

大悦城净利润则出现亏损。大悦城2020年营业收入384.45亿元,较2019年调整后收入增长13.76%;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87亿元,较2019年大幅下降118.8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亏损5.01亿元,同比下降140.72%。

大悦城方面表示,归母公司净利润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本年结算项目中低毛利项目占比提高,商品房销售毛利率较2019年的38%下降约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受宏观调控及影响,公司部分在建在售项目销售价格未达预期,个别项目因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公司对相应资产计提了减值。

荣安地产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1.78亿元,较2019年增长67.77%,但利润并未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归母公司净利润为17.42亿元,较2019年的18.89亿元下降7.75%。

监管紧绷 降杠杆成“必选项”

“三道红线”政策影响正在加深。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500强房企2020年资产负债率均值为78.77%,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首次下降;净负债率均值为85.08%,同比下降11.62个百分点,相比2019年有大幅改善。

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联合召地产企业座谈会,对12家试点房企有息负债规模设置了“三道红线”,包括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短债比小于1倍。依据“三道红线”触线情况,房企将被划分为红、橙、黄、绿四档,分档设定有息负债的增速阈值,四挡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分别设限为0%、5%、10%和15%。

此外,除了招商蛇口、华侨城、瑞安房地产、路劲、合生创展、SOHO、大悦城、龙湖、信达地产、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等仍保持“零踩线”外,越秀地产、金辉控股、金茂、远洋、五矿地产、龙光地产、建发、明发、弘阳地产、佳源、世茂、中骏通过调整结构,升级绿色,跻身“零踩线”房企。

并不是所有房企都实现降档。目前来看,时代、美的置业、旭辉、花样年、正荣地产、新城控股、上置、禹洲、新力控股、奥园等维持黄档,首创置业保持橙档,富力地产、阳光100仍在红档之列。

远洋相关人士表示,“三道红线”政策的出台将深刻影响行业发展趋势和房企竞争策略。从中长期来看,行业仍将面临一系列考验,市场规模虽有一定增长空间,但行业将进入慢增长周期,从财务杠杆驱动的高速增长迈向稳定均衡高质量增长。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高且阶段性盈利下降的明确趋势下,充裕、财务稳健的房企将获得更多优质市场资源和发展机遇,注重企业内生力、稳健经营、打造产品与服务的房企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从富力地产来看,2020年公司加大变现力度,以加速去杠杆,虽然净负债率同比下降68.7个百分点,但净负债率仍高达130.2%。富力地产李思廉表示,将继续寻求合作伙伴,共同投资或合作,以减轻项目风险,进一步降低总负债水平,改善资本状况。

“下一步,首创置业会继续把控负债,降杠杆,确保流的稳健。”首创置业副总裁兼财务总监范书斌表示,从长期来看,“三道红线”对房地产行业及房企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房企更加注重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优化资产结构,实现 健康 可持续发展。

范书斌表示,首创置业已经启动减债,全力降低杠杆水平,严格控制债务规模。未来公司将持续改善“三道红线”指标,争取尽快达标。

集中供地落地 资金优势是关键

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发文对重点城市实施土地供应两集中政策,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原则上公告每年不超过3次。业内人士称,上述重点城市涵盖4个一线城市和18个热点二三线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厦门、合肥、济南、武汉、成都、福州、郑州、无锡、苏州、沈阳、长春、宁波、青岛、长沙。

随后青岛、郑州等多地发文确认政策细则,天津、长春、福州、南京等城市明确年内3次集中挂牌的具体时间。3月15日,长春集中挂牌出让51宗首批经营性用地,总占地面积达400万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副总监刘水表示,上述22个重点城市均为核心一二线城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产业结构与人口规模吸引力的地区,住房需求旺盛。据统计,2020年22城商品房销售额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的比重为39.9%,22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占全国住宅用地出让金的比重为37%,占比均近四成。

刘水说,从此前数据来看,2020年百强TOP30房企在22城拿地金额占企业总拿地金额比重为56.5%。22个重点城市中,杭州、、苏州、广州、上海等城市较受TOP30房企青睐。

雅居乐副总裁王海洋表示,集中供地政策是我国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之一。雅居乐将加强对市场的分析,提前规划城市投资布局和拿地方向,以投资更多优质土地。

世茂董事局、总裁许世坛表示,22城集中三次供地政策是稳地价、稳房价重要措施,企业可以在稳定、理性的土地价格上获取更多优质项目。

刘水表示,集中供地政策使得企业短期资金压力增加,面对单次大量供地时,企业需要对城市发展趋势及板块价值进行科学研判。

万科董事会郁亮表示,“两集中”和“三道红线”政策对行业来说,的变化是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房地产回归实业属性已有明确、清晰的趋势。

CRIC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在“房住不炒”长效机制下,房地产行业发展方向变得清晰,预计未来将步入无增长时代。从企业业绩预期来看,自2018年以来房企销售目标总体谨慎,目标增速回落,行业平均目标增长率由2018年的41%逐年回落至2020年的12%。

整体来看,在行业下行叠加“三道红线”新规的压力下,房企控负债、降杠杆压力增加,规模房企的业绩目标制定会更趋谨慎,整体的目标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预计随着房企投资和规模扩张的动能降低,规模房企增速放缓将成为常态。

世茂:继续深耕大湾区 目标直指3300亿元

3月30日,世茂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2020年实现收入1353.5亿元,同比上升21.4%;期间毛利396.7亿元,同比上升16.2%,毛利率为29.3%;核心业务利润1.4亿元,同比上升24.9%。

世茂董事局、总裁许世坛表示,2021年世茂可售资源超5500亿元,以去化率60%计算,销售目标为3300亿元,期望增幅达到10%以上。

销售超预期 谨慎购置土地

2020年,世茂全年合约销售额3003亿元,同比上升15.5%;累计合约销售面积1712.6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6.8%。值得一提的是,期内整体可售货值去化率达63%,连续4年实现高品质增长。

从土地储备来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世茂土地储备约为8175万平方米,其中2020年新增土地储备1535万平方米。

“审慎补充优质土地储备。”世茂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拿地,世茂奉行审慎而积极的投资战略。2020年上半年,受影响,土地市场成交降温,世茂积极把握机遇,增加土地储备1232万平方米,占全年新增土地储备80%。随着受控及在较宽松的货环境下,土地市场在2020年下半年持续升温,地价居高不下,世茂补充土地储备趋于审慎。

截至目前,世茂拥有项目434个,分布全国逾100个核心城市。土地储备货值已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6%,可满足3年以上开发需求。在货值分布上,一二线占比72%,强三四线占比18%。具体来看,大湾区货值3950亿元,长三角货值3450亿元,华北区货值0亿元,福建区货值2400亿元,土储优质均衡,抗风险能力强。

对于此前22城采取集中供地的新政,许世坛表示,在房地产市场升温的背景下,从2020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两个区域地价增幅明显,拿地竞争明显。22城集中三次供地政策是稳地价、稳房价重要措施,将给资金充裕、稳健和渠道多的房企更多机会,企业可以在稳定、理性的土地价格上获取更多优质项目。

世茂执行董事、财务管理中心负责人汤沸表示,世茂长期坚持稳健的财务政策,坚持正流管理,资金较为充裕。同时,世茂与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 探索 地产基金模式,相信在后续集中供地上,世茂有拿地优势。

跻身“零踩线” 持续优化资本结构

对于监管层提出的“三道红线”指标,世茂表示,截至2020年底,世茂已全面达成“三道红线”财务指标要求,成功从“黄档”降至“绿档”。

报告指出,世茂积极优化资本结构,通过适时适量配售股份和分拆物业管理业务上市,扩大股东基础,并增厚权益。此外,世茂债务结构 健康 ,覆盖短债比例高,融资渠道稳定。世茂境内5年期公司债利率低至3.2%,境外10年期美元优先票据利率低至3.45%。

“‘三道红线’指标已成为财务内部管理指标。”汤沸表示,世茂一直坚持稳健财务政策,坚持有质量的增长。近年来,世茂已推出一系列控杠杆、保收益、增回款的措施,主动控制负债率规模。目前,世茂虽已降至“绿档”,但未来仍会严控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汤沸表示,2021年世茂仍将通过提升销售去化力度、确保按揭回款、促进资金回笼等加强管控,同时合理安排投资和预算,达成经营性流为正。

继续深耕大湾区

报告指出,为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平稳 健康 发展,监管层仍将加快推动房地产金融监管,进一步收紧房地产行业信贷。同时,“房住不炒”主基调不变,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下,预计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仍会持续,全国商品房销售节奏将轻微放缓。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整体将保持平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增加,城市分化会更加明显。

基于上述原因,世茂仍将继续深耕重点区域。许世坛表示,大湾区已经成为世茂的土地储备地区,土地储备占世茂所有土地储备近三成。同时,世茂在大湾区的土地储备多为高能级储备,其中近600亿元土地储备位于,广州核心区也有多个项目,虽然部分投资周期较长,但利润、前景都会比较好。

金茂:核心财务指标实现高增长

金茂日前发布2020年度业绩报告。2020年,金茂营业收入约600.54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利润121.14亿元。

具体来看,虽然受影响,酒店收入下滑,但房地产销售逆市增长。年报显示,2020年金茂实现销售金额2311亿元,同比上升44%,这也是金茂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从销售面积来看,2020年金茂合约销售面积1129.1万平方米,同比上升50.9%。

2016年至2020年,金茂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达61.1%、42.8%、85%、25.6%、44%,连续五年位列行业TOP20房企销售额增速排行榜位。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表示,在融资层面、土地资源等方面,金茂在同梯队房企中的优势较为明显。金茂提出2020年至2022年3年的短期业绩目标分别为3000亿元、0亿元和3000亿元,冲击规模势头依然保持强劲。

负债方面,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有息负债为277.7亿元,货资金为520.8亿元,剔除受限资金,可支配货资金为434.6亿元,可完全覆盖短期有息负债,短期偿债风险较低。此外,公司实现净负债率41.1%,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6.7%,低于70%的红线。

金茂三项指标均满足红线要求,成功进入“绿档房企”。在负债结构优化后,公司融资平均成本也由2019年的4.9%进一步降至4.42%,其中发行22亿元中化大厦CMBS利率低至2.65%,25亿元中期票据利率低至3.1%。

潘浩表示,金茂偿债能力大幅上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金茂及银行结余(不含受限制结余)约为434.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2.1%,公司利用增发新股、出售股权、债券融资等方式实现快速补充资金流动性。同时,通过联营合营等方式降低表内债务,2020年公司非受限短债比为1.56,较上年同期改善提升约0.89,流管理效果显著。

金茂表示,公司始终遵循以城聚人、以城促产的城市运营逻辑,积极推动两配套、两同步落地,改善城市形象,升级城市功能,城市运营成效得到充分认可。

截至2020年底,加上当年新获取的7个城市项目,金茂所运营的城市项目累计达27个。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年,来自城市运营的项目为金茂贡献21%的当期销售业绩,较2019年的14%有较大提升。金茂表示,城市运营优势正在逐渐显现,有效助力公司获取优质土地资源。同时,2020年公司成功进入太原、烟台、石家庄和泰州4个新城市。在此背景下,金茂在全国累计进入51个城市,持有约270个项目。

另一方面,2020年金茂在一二线核心城市进一步占据领先的市场地位,公司在、上海、南京、长沙、苏州、青岛、温州等7个城市全年销售额超100亿元。

除房地产业务外,金茂通过成立“地产 科技 ”创新加速营、简化创新投资流程、搭建科研管理平台、建立创新管理专业序列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营造支撑经营创新的氛围,绿色战略竞争力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末,金茂累计获得绿色建筑类认证或标识219个,并在绿色智慧能源方面广泛布局,已落地10个区域智慧能源项目和两大数据中心。

华润置地:逆周期实现高质量成长

3月30日,华润置地披露2020年业绩报告。2020年全年,华润置地实现营业收入1795.9亿元,较2019年增长21.2%。其中开发物业营业收入为1571.4亿元,同比增长23.5%;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27.9亿元,同比增长4.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华润置地实现核心净利润241.4亿元,较2019年增长11.6%。公司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102元,同比增长17.5%;全年股息合计每股1.252元,同比增长17.4%;全年派息率37.0%,较2019年提升2个百分点。

华润置地长期稳健发展,体现出核心房企抗风险及逆周期增长实力,同时彰显为股东切实创造长期价值回报的大蓝筹担当。

行稳致远 综合竞争优势领先

2020年华润置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850.3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17.5%,增速较2019年提升2.4个百分点;合约销售面积141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按全年销售目标2620亿元计算,达成率为109%。

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依照“三道红线”融资新规,作为首批约谈的12家重点房企之一的华润置地,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9.7%,较上年增长约3.3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29.5%,与上年基本持平;短债比为2.50,较上年下降约0.53。由此,华润置地2020年度指标全部达标,继续保持在零踩线的“绿档”阵营。

截至2020年末,华润置地及银行结余约894.5亿元,同比增长38.3%,短债比为2.50,资金流动性较为充足,偿债能力较强。同时,华润置地凭借良好的信用评价和发展规模,更易获得多渠道和低成本融资,2020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08%,较2019年下降37个基点。

近年来,有关部门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三道红线”的监管指标在此背景下产生,新的监管将改变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

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商业模式上,最终也会在盈利能力和财务指标上得到验证。从行业主要的核心房企来看,2020年华润置地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30.9%,其中开发物业毛利率29.1%,投资物业(含酒店)毛利率66.4%。

一体多元业务生态战略释放价值

为顺应时代变化,房地产企业尝试多元化突围转型。

目前,华润置地已经形成开发销售型业务、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轻资产管理业务三大主营业务与生态圈要素型业务有机联动、一体化发展的“3+1”业务模式,打造城市投资开发运营生态圈。

从“十三五”的“2+X”商业模式,到当前“十四五”的“3+1”业务模式,重要变化就是强调轻资产管理业务(即华润万象生活)的重要性。华润万象生活于2020年12月成功分拆上市。

另一方面,近年华润置地不断发展代建代运营业务,截至2020年末,华润置地累计获取代建代运营项目超过140个,协同主营业务项目落地超过10个,其中包括大兴机场综合服务楼级别的多个标志性建筑。

地产开发方面,华润置地进一步强化多元化的资源获取能力,年内新获取项目69个,重点聚焦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四大区域以及九大中心城市等一二线城市。公司总土地储备面积6809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面积4801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布局与结构优质。

城市更新作为“十四五”规划重点方向,正迎来高速发展红利期。华润置地加码城市更新,主导多个大湾区城市更新项目,涉及旧工业区、城中村、旧住宅区、大片区统筹等多种改造类型,承担实施主体、前期服务商、城市更新项目顾问等多种角色。

此外,华润置地还是国内TOD领域最强的领军企业,截至目前已在31个地铁城市落地76个TOD综合体,覆盖地线90余条,建筑规模超过3500万平方米,涉及地铁里程近3000公里。有分析认为,作为各大城市的商业价值汇聚交通枢纽,华润置地无疑能长期从经济发展中收获丰厚红利。(经济参考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18875982367@163.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