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的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的古诗视频

卡尔顿高习 2024-07-03 09:52 1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全文赏析意思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第二次被罢相之后,他居住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这个时期王安石因为不得志而寄情于山水,写出了不少好的作品,《书湖阴先生壁》就是其中之一。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的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的古诗视频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的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的古诗视频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的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的古诗视频


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的邻居,其实这首诗就是王安石写在了邻居家的墙上。

一、写作背景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被二次罢相,直到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病,这十年一直居住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

湖阴先生名字叫杨骥,字德逢,是一位隐士,是王安石晚年时的邻居和好友。

这个时期的王安石在上的抱负不得施展,他本人好像也不再怀有憧憬了,反而是将全部精力用在的游山玩水、访僧问道上,之外就是读书写作。这个时期王安石的作品在艺术上的成就还是很高的,字句别致,意境清远,为世人所推崇。

不知道王安石内心深处是不是真的热爱这样的生活,但是当时的环境条件他只能这样做,所谓的抱负只能放下,给自己找一些做的才不会让日子过得无聊不是。

二、《书湖阴先生壁》这其实一共有两首诗,广为流传的是首,全诗如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全诗解释:

茅屋的房檐经常打扫,所以一直干干净净,不会长苔藓;而那些花木都是成行成垅的那也都是亲手栽培起来的。

田地被一股水流给围绕起来,两面的青山排列着,把碧绿的颜色送到面前。

这首诗完全写得都是田园风光,是王安石闲居的真实环境。每天除了看书写字之外,还可以自己种种菜,打扫一下房屋,日子过得还是挺有滋有味的。

当然了,这首诗可能写得并不是王安石自己的生活状态,毕竟他还要游山玩水、谈僧论道,说是他的邻居湖阴先生的生活倒是更可能,毕竟湖阴先生是个隐士,就是在这个地方躬耕。

如果把王安石被两次罢相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可能这首诗其中的意境我们能理解的更加深刻。一个抱负被熄灭的读书人,剩下的日子除了田园生活、游山玩水,好像也没什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了。王安石的心态慢慢在山水和田园生活的陶冶中平和下来,日子过得也就没那么郁闷了。

书湖阴先生壁是谁写的?

《书湖阴先生壁》是宋代王安石所写的七绝诗。

这首诗选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原诗 《书湖阴先生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所以叫做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全诗如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解释 1.题目解释:“书湖阴先生壁”意思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湖阴先生”是诗人王安石在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名叫杨骥,字德逢,“湖阴先生”是他的别号。

2.字词解释:

苔:青苔。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3.诗句解释:

时常打扫的茅檐干净得没有一点青苔,成片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所栽。一条小溪弯弯曲曲地环绕着绿油油的田地,两座青山好像是推开的两扇门,送来满目的青翠。

4.诗歌内涵:

前两句写友人家中的环境。这里虽然只是简陋的茅屋,但是因为经常打扫,屋檐下没有苔痕,而且是院中花木成行,整整齐齐。虽然是隐居山林,但是庭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花草树木被栽种、修理得整齐雅致,可见院落主人对生活的热爱,生性勤快的性格。一句话,这里是清净优雅的,可见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后两句写到院外。院外有一条清流,浇灌着一方稻田,绿意葱葱、生机盎然;而进入茅屋之后,放眼窗外,两座青山仿佛推窗而入,满山秀色映入眼帘。这两句诗是对友人居所的赞美,更是对他淡泊高雅品质的赞美。

三、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时期的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曾几度担任北宋的宰相。王安石曾几度担任北宋的宰相。熙宁二年(1069)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在宋代的职官序列里,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但其权位却不亚于宰相。加上王安石深得神宗信任,其职权比当时的宰相富弼更重要。

王安石因变法遭受保守派的围攻,甚至被称为“乱天下”而遭遇罢相。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被罢相,以“判江宁府”的官衔回到江宁。第二年,他干脆把这个职务也辞掉了。

他在城外钟山间构筑了“半山园”,过起了隐居生活。

他在城外钟山间构筑了“半山园”,过起了隐居生活。他在宰相任上也从不讲排场,成了隐士后,就恢复了老面目:衣垢不浣,面垢不洗。

王安石在江宁度过了人生的十年。他除了读书诵诗,就是勤奋著述。十年期间,他完成了学术著作《字说》,也写了不少描写湖光山色的小诗,除了《书湖阴先生壁》之外,还有如《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据洪迈《容斋随笔》记载,“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曾数易其稿。先是“到”,再是“过”,后又改为“人”“满”,改了十多个字,才定为“绿”。一个“绿”字果然是恰到好处,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转换成了鲜明的视觉形象。王安石喜欢改诗,炼字工夫非常有名。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的全诗是什么?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全诗意思如下: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思想家、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 [2] ,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古诗《书湖阴先生壁》全文是什么?

古诗《书湖阴先生壁》全文如下:

其一:

桑条索漠栋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其二: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

诗词释义:

其一:

郊野桑枝招展,柳丝繁花装点春的容颜,风把香味收起悄悄的吹过墙垣。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疑疑惑惑,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

其二:

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

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作者:

王安石(公元1021年-公元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古代杰出的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古诗《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注释与赏析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①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②手自栽。

一水护田③将绿绕,两山排闼④送青来。

【注释】

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公元1086年)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首。

②畦(qí):被田埂整齐分划成的方块园地。

③护田:这里指护卫田园。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④排闼:推门闯入。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赏析

在这首诗里,诗人首先赞美了邻舍杨家的洁净和清幽,人勤常扫,花木成行,衬托出屋主情趣的高雅。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移向门前外时,只见弯弯的河水环绕着一片农田,两座山峰送来了满眼青翠。这一山一水,似乎对高雅的屋主特别地关爱,清清的河水像忠实的卫士一样保护着门前的一片农田,高高的山峰像多情的使者推门而入,送来满眼的苍翠。这里诗人暗用“护田”和“排闼”两个典故来状写外景。一个“护”、一个“绕”将一条小河描绘得如此多情,一个“排”、一个“送”将两座山峰书写得更为生动。山色不只是青翠欲滴,而是情急心切,推门涌入,扑面而来。那山势若奔、兴奋热烈的劲头,让人似乎可以闻到山中清新的空气,满山的青翠也似乎触手可及。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就在于诗人将拟人和描写完全融为一体,相映生辉。奇崛而不失自然,锤炼而凿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实为神来之笔也。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18875982367@163.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