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改革素材 16年高考改革方案

卡尔顿高习 2024-07-06 09:50 1

河北高考作文2016这个漫画作文应该写啥素材1

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来看,在内容上贴近考生生活实际的试题数量每年均为最多。这些中考作文试题,它们或关注考生的真情实感,或关注考生的生活体验,或关注考生的健康成长,或关注考生的学习发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展,或关注考生的品德修养,或关注考生的价值取向,或关注考生的人文思想,或关注考生的独特感受……丰富的作文试题内容,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理念,为考生写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也为考生认识世界、认识、认识生活、认识自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考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述,有助于考生写出能代表自己写作水平的作文。另外,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在内容上已经有了明显地从单纯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向更为广阔的生活延伸拓展的迹象,这是中考作文在命题上步入纵深的必然结果。如200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作文试题为半命题作文“沉醉在的世界里”,对于这样的中考作文试题,考生在写作时只有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生活,才有可能将我们的作文写新写深、写透写好。因此我们说,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在内容上涉及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备考中我们除过要继续关注考生的基本生活外,还要特别关注考生们平时不易涉及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环境保护、和谐氛围、文化体育、法律道德、军事争端、高科技术等都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方面。只有这样,当遇到内容涉及范围更广的中考作文试题时,考生们才能因“知己知彼”而“百战不殆”。

楼主怎么就觉得自己会走题呢看看下面再说自己有没有走题吧~~~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1作文题 全国1卷试题,作文题目是漫画作文。这个材料画面内容浅显易懂,但涵盖的内容却很多。正因为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隐含意义,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好这样一篇作文也不太容易。因此,今年的作文命题形式巧,立意高,有深度。小小漫画,给考生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漫画画的是,四只猫正在餐桌上吃饭,丰盛的鱼摆在面前,其它三只猫都在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了一句让人回味无穷的话:“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句话精妙至极,是这幅漫画的点睛之笔,考生只要紧扣这句话,再由此联系现实,多角度思维,生发感想,就可以写好这篇作文。 漫画的本质就是讽刺,讽刺现实中的那些丑恶、痼疾,敢用漫画出高考作文,这说明我们可爱的命题专家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这个漫画作文要写出深度来,也不是太难,但前提是学生平时必须要对现实有关注和思考。“有鱼吃还捉老鼠?”的猫在现实中多的是,正面有,反面也有。正面的“猫”可以是时下少部分“富二代”,家里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们不愿安逸享乐,还要自己打拼,打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也可以是一部分干部,尤其是那些能顶住巨大压力而把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下去的,他们已经“有鱼吃”了,但依然没有自己的工作职责,依然为老“捉老鼠”,关心着底层民众的悲苦;这种精英不但队伍里有,各行各业都有,凡是那些有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依然能为和做点正经事的人都是这样的“好猫”。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2作文题 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比较平稳,是文字材料的命题形式。材料的主要信息聚焦于“世界读书日”和“浅阅读”,体现出这个试题在考生关注的同时,注重考生人文素养的考查;材料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出了几种对于“浅阅读”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再一次印证了高考作文注重考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 每一个考生都不乏读书的经历和体会,可以在作文中记见闻、写体验、谈感想,但要写好这篇作文,要在强调“世界读书日”的意义之后,表达出对“浅阅读”的明确认识。无疑,对于“浅阅读”可以从正面、反面或辩证的角度立论,关键在于观点明确,有细节上的展开。“浅阅读”恰恰与我们饱受争议的应试体制和以考试为目标的功利性阅读形成鲜明对照,它代表的是一种在知识中获得实用能力和愉悦身心享受的新方向。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阅读更加平易近人,才能让阅读在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时代在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与各种的中抢占领地。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 浙江的考题是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抒感,或者可以发表见解,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转换之间,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所以很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给的材料很具象,也适合学生引申发挥。谈的是与父辈的“文化反哺”,相信在这个网络时代,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关键在于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倡导是吻合的,在审题下笔前多反思、反省,从而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思维,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从而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道好题。在行文中,学生能否抓住“转换”这个侧重点,是立意是否准确的关键。定能写出令人满意的高分作文。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 作文题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理解“阴影与光明”,凸显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人生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好逆境与顺境、处理好面对人生中光明与阴影的时刻,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 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人生,转向了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今年的命题意旨很明确,就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今年的命题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另外,在作文要求里,提出“文体特征鲜明”,我认为写议论文是比较合适的,也容易得高分。只要做到平时大量阅读,知识积累足够丰富,高考作文都称不上难。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无命题作文,都能够反映学生的思想,考察平时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语言表达能力。 2010年宁夏高考作文题:成才是有规律的 今年宁夏作文题同样是新材料作文,贴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我们从中看出,关注生活,关注世道人心,关注励志成长,这是高考作文立足现实的体现,也是高考作文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它的特点是高度的开放性与严格的限制性相结合。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又吸收了话题作文先进理念的有着鲜明特点的作文形式。应抓住材料中的一句,“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依此作为本次作文审题立意的突破口。这正是材料作文开放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构成整个材料的三个小故事,又把主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让考生有话可说并言之有物,不至于让考生无的放矢无从下笔。换言之,也就是整篇作文必须在“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句话的统摄之下,同时,“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隐含在材料之中——即三个小故事传达出的哲理。观赏鱼的故事的哲理是,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宽松的环境;狼的故事则侧重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罗森塔尔心理测验的故事,告诉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人才的成长中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2010天津高考作文题:《我生活的世界》 这个作文题目时代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主体意识突出,选材空间开阔,考生容易切入,能写出真情实感;该话题利于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世界出发,写出他们观察到的世界,体味到的人间真情,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展示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个性。 对考生来说,并不难,在网上搜索,类似的作文题不少;但要得高分,也不易,要写出学生的个性,还是挺难。该话题富于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材空间。考生不妨聚焦身边的凡人小事;可以写物质世界的丰富,也可以写精神文明的进步;可以写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也可以写亲人的温暖、校园的苦乐;可以写实实在在的人生,也可以写虚拟的网络世界;找到自己构思立意的切入点,小处落笔,使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凸显出考生的个性特征。 2010年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2010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理想化的色彩更为浓厚。命题既大气又平易,既形象又深刻,既有知性又富感性,可谓情理兼长,这样的命题,便于各类考生充分发挥。知性的考生,结合图景与二者之间的关系,可将文章开掘得透辟独到,颖悟深邃,尽情展现自己思维的强度与力度。感性的考生,借助于这样的一幅画卷,描摹情景,画面,抒写自我灵转跳脱、隽永绵长的拳拳心意。知性与感性和谐地交融交织,给予了考生丰沛而灵动的空间,让众多的考生,有了广阔自由的驰纵空间与逞才余地。而启发学生自行联想,构建联系,从而更好的考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心智素养。 这个题目实际上涉及到了理想和现实的问题。它的要害也就是理想和现实的问题。拟题思路显然是让考生就“理想与现实统一”的教育思想作发挥。在这个题目下,以教育为背景的学生,“发挥”的空间可以说是无穷大的,也是以说是无限小的。据,许多考生考试后表示对这个题目有似曾相似的感觉,甚至某中学集体押中了这个题目。这个案例充分表明,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目设置,是考不出学生的真正作文能力的,它考的是学生对已经高度模式化的作文方式的熟练掌握和对主流思想的套用能力,甚至可以说,今天的高考作文,更大程度上是考验辅导考生的作文教师或学生家长的敏感度。 2010江西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找回童年》 江西省的找回童年,也昭示和充满了人间情趣,文题极大的热切的关注了青少年成长的焦点问题。这些作文题目无一例外的是能够走进考生的心灵,关注考生的生活和情感,与考生的心灵相呼应,因此考生在考场会顺利的自我表达,而不至于让考生措手不及,胡编乱造,担心作文离题,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童年更多的充斥的却是繁重的作业压力,还有各种补习班、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孩子的童年被“篡改”了,再加上受信息的影响,各种信息不加选择地灌入孩子的大脑,他们的童年也被污染了。所以,“找回童年”这道作文题目,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说出自己的心声。找回童年,其实有很多可以写的方式,学生看到这个题目肯定特别高兴,无论是城市中的学生,还是乡村中的学生,还是城镇的学生,都很有东西可写。无论是从友情,从爱情,从家里的亲情上,从的发展,从家乡的变化,从环境,从心态的变化等等方面都可以谈。但审题时需注意,本作文题目的侧重点是“找回”,在作文时一定要围绕这个方面来写。 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材料作文大与小的选择 辽宁省材料作文以一个故事,来讲述“大与小的选择”,以期考生辩证看待得失与多少,着眼考察考生的思维。考生能够抓“大与小的选择”这个切入点,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意在准确理解材料含义,那并不难,比较好发挥。但此题目过于宽泛,考生一不留神容易跑题。 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几何体 四川作文题《人生的几何体》,富有哲理,从点和线、线和平面、平面和立体等几何关系引出对人生的思考,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创意和选择。预设了开阔豁达的空间,叩问着人生哲理,也叩问着考生对与他人的关注。 总体来说不难,考生没有审题障碍,不太会走题偏题。题目贴近和人生,考察学生对人与人、人与、人与自然等方面的洞察和思考。学生平时关注,感悟生活,而不是做生活的旁观者,就能写出真实情感和独到见解。 2010年湖南卷作文题:“早” 首先,此命题突出了湖南特色和湖湘文化的内涵。看到《早》这个题目,我就想到(吴伯箫)的《早》,作者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看到《早》这个题目,我就想到了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看到《早》这个题目,我就想到了当代湖南人敢于打破用人常规,敢于率先实现长株潭一体化。它彰显了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能正确学生关注时事,关注。 其次,此命题着重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关于《早》,大部分考生表示作文不难,题材缺泛,写好不易,适宜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宜选拔人才。这一点不假,你翻遍所有的复习资料,搜索完所有的百度网页,几乎难以找不到现成的指导、范文,甚至素材。但是,稍为搜肠刮肚,就会发现小学课本学过《早》,初中读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高中教材中那“记者先人一秒的”及复习过《早梅》;电视中一瞬间飞编大江南北的“蒙奶”广告,前能防范于未然进行预演的某所学校;打仗前的抢先占领高地,农业生产中的春茶买早……无一不昭示着“早”。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好发挥的,可以联想到很多事例。学生综合素质好,不愁无米下锅。 再次,这个题目比较具有思辨性,能考验学生思维拓展。此题既能培养学生赶早的情怀,也能使学生认清“早”偏负面的。看到这个“早”字,想到爱玲姐姐说的:“出名要趁早”。也可以想到“无利不起早”。“早离早散早好”。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可以百家争鸣,可以自由发挥,可以议论可以记叙:正面立意、反面立意皆可,即便今年的命题作文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是可以从容的完成写作的。从考场反馈看,大多数都写玩了。 2010年陕西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自主命题 综观今年的作文题目,命题立意鲜明,不是让人挠头、找不出写作方向的题。首先作文可以从“成功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改变人”、“以环境做由头,人如何更好的面对、提升、发展自我”、“人与环境如何和谐相处”等方面入手发挥。其次,作文命题非常关注人文、人性、从细微处考查人生规划和人生态度,引发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思考,非常有利于人性的健康发展;第三,作文命题具有暗示性、互补性和拓展性,通过动物来启发人和环境怎样更好的和谐的生存在一起,很有意义。 学生在审题立意时既可整体把握,又可各有侧重,选取其中任意一点,展开深入论述,只要观点明确,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就题目设置而言,也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的成长与成才”这一主题。这也是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种表现。题目材料中罗列的三个事实,很明显试图分别从“成才需要自由空间”“成才需要好奇心和探索欲”“成才需要自信力”三个角度来解析成才之路。而材料的一句话“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则是意在考生要通过所给的三件实事分别概括出个中所隐含的规律,有一定的思辨性。 作文题目,基本还是沿袭了前几年的命题路子,做到了平稳过度,让新课改与老教材之间有了衔接,首先学生从心理上易于接受,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与你为邻 作文提示语中对命题“与你为邻”进行了简要的解说与提示,意在帮生准确理解题目含义。题目中“邻”是邻接、邻近、接近的意思,提示语中强调“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考生可以写自己(或泛指“人们”)选择与什么“接近”或“邻近”,从中得到什么教益、启示、熏陶、激励,进而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品格修养、人格气质等。也可以写怎样与选择的对象为邻,或者写应该以什么对象为邻,等等。 快速选择“你”是写好本题的前提。本文可以实写“邻”,也可虚写“邻”,在“有形”或“无形”中选定一个记叙、议论或抒情的对象。“有形”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或物,如考生可以轻松选择“邻居”、“同学”、“书籍”、“网络”、“音乐”等作为写作对象;特别是虚写,“无形”的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指精神层面的东西,一般是真、善、美的化身,如“爱”、“节俭”、“创新思想”、“诚信”、“正义”、“志节”“坚强”等。 题目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意在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有自我的思考,考生可以用记叙文或记叙散文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也可以用议论文或议论散文写自己对选择与“与什么为邻”的利弊的感受或认识。要想的高分关键是有无个性化的表现,尤其那些有思考、见地的作文将表现出思想锋芒和个性特征,从而获得高分。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丹麦人钓鱼 是一篇带着哲理性的材料作文,学生写作时,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联系生活提炼观点。考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写,是针对那种目光短浅,且缺少长远考虑,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甚至后人的现象来写,第二是从时间的角度去考虑,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小鱼变成大鱼也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很多人往往违背规律,揠苗助长,省略过程,可以联系到渤海湾休渔季、环保、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等,譬如现在我国有些地方环境污染、部分渔民采用不科学的捕鱼方式等,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也应该从古已有之的不用密网捕鱼的做法中得到借鉴。此外,这道作文题也考验学生的辩证思维,即“取”和“舍”的关系,若要得到更多机会,就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小利等。 这个题目新倒是不算新,但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写。考生可以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耐得住,不要重数量不重质量,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浮躁,学会等待,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为子孙后着想等角度展开等等,关注这一现象。 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难题” 今年这个“难题”不简单,范围有点宽,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上手,降低了审题难度,写起来不容易偏题。同时,“难题”贴近生活,也让学生们言之有物。给考生的发挥空间很大,考生可以写生活中的难题,也可以写广泛的生活、个人生活,和的发展都可以入题,关键是要选好材,不流于俗套。 虽然容易上手,但是要写好作文得高分却不易。这个题目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高,必须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仅仅只是语句优美难以得高分。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倡导绿色生活 这个题目继续考查学生对的观察能力,关注自我与关注时代共融,关注自己的感,让考生在观察中显示出自己的思辨力。 “绿色生活,是一种生活的理念”,这个提示可以让我们联系到“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学生们的一些生活细节也随之发生一些改变:更加重视节能,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不坐电梯爬楼梯,出行以自行车、公交车代替私家车等;更加重视环保,用布袋、竹篮等代替塑料袋,不乱扔电池等……所以考生如果以这样的生活方式的描写叙述来阐述对题目的理解,应该不是很难。 但是,要把它写深刻,写出特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要注意的是,“绿色生活”是一个充满形象感的词,它不是一个概念、一种说法的简单诠释,它能让考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以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深入的思考。 考生如果注意到导语中的“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的提示语,扣住“生命”的概念,我想应该写得更深刻,更有价值。因为,“绿色生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与我们生命的质量息息相关。 比如“简单生活”,“绿色生活”意味着物质生活简单,但是心灵生活丰盈。在我们现在这个浮躁的、喧嚣的,人们沉浮其中,缺少的不正是心灵的绿色吗?我们需要地球的绿色,我们也需要心灵的环保,我们不要灯红酒绿,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尔虞我诈,我们要简单澄澈中的人生大智慧。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北卷作文题 湖北省的作文题目,感觉如同以往很多年的一样,觉得比较难,不好写。不利于考生的真情发挥,由衷的表白,自由的畅想,使得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文不由心,虚情假意,胡乱编造;在考场时,慌不择路,措手不及,没有了我的情感、我的思想、我的爱好等的自由倾诉和表达,这就导致命题拒人于千里,考生对作文材料不感兴趣或者根本不熟悉,或者只有极其少数的学生熟悉,就说今年的这个题目吧,这作文材料大致可归结为幻想和现实,题目和考生的实际生活相隔遥远,考生的生活经历如同大海那么宽广,考生的情感和品德素养包罗万象,你不从这些角度命题,而另辟蹊径,就是对考生的不关注,是对考生道义上的背叛,作文来自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是一般道理,也是普遍规律,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命题都是不合适的。当然幻想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事实上现代的高中毕业生也有少部分富于幻想。熟悉幻想的故事。知道幻想对现实的意义,对将来的贡献,但我这里说的只是少数甚至是极少的学生,作为高考作文,无疑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正如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要面向全体一样,我们的作文命题也要面向全体。 2010年高考安徽作文题:材料作文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而且所给材料是一首哲理诗,考生会为自然清丽的语言、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而激赏,这是“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落实;读而再作玩味,则能获得某种智慧和启迪: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从自然,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也可说是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化。“过程和方法”的目标在拿捏“诗的哲理”中实现;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哲理主要体现在“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上,在不同的地方,适合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出在做其它事情上也是如此,要因地制宜,要符合实际情况。 作文的立意,就是“诗的立意”+“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道试题的“立意”不像命题作文的直白、话题作文的宽泛,而是隐藏在“文字之外,万象之内”,这就是一道“坎”,要跨过去,需要考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与积淀去感受语言文字中所表达的事物,所阐述的哲理。 在审题上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道很美的作文题目,如果学生能过了审题这一关,应该能写出高质量的美文。 2010年福建卷作文题:根据格林童话命题作文 福建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一道纯粹的材料作文题,不提供题目,也不提供话题,不限文体,让考生自己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感受某种情感,或归纳某种观点,进而成文。就是在审题上给考生太多的障碍。 考生以谈民间与历史的关系,有能力论述该经典是如何详细地描述民间状态、如何真实地反映历史,或者以谈意愿与结果的关系,那会是一篇很切题、很有深度的文章。 就本次作文来看,有利于学生展开自自己的思维,关注生活,展示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观念和认识,展示自己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展示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最终能够学生从经历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转化到能够总结生活经验,指导生活未来,创造美好生活这样一个良性的轨道。(冠华作文别供新华网专稿 )

2016年高考改革素材 16年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高考改革素材 16年高考改革方案


2016高考全国卷丙卷语文作文写“在创新和共赢中前行”偏题吗?

其一,命题形式稳中有变1.Many people like to write and communicate in a special form of writings on line,sometimes in Chiness and sometimes in English.I think it is ok when it is used between friends or on line.As long as it is not official,it is more vivid than formal writings.But,when it comes to the official occasions,I would prefer normal writings.Do not use a mixture of English and Chinese,because it will appear to be rmal or not serious,变中求新。

其二,命题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一是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近几年中考作文题更加关注人生体验,更加突出对学生自身成长思考的:或关注学生的真情实感,或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或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或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或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或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或关注学生的人文思想,或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是2010年部分中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譬如山东烟台题《总想对你唱支歌》、江苏泰州题《他(她,它)也很重要》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没有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希望同学们重点强化这方面训练。二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仅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惟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中考命题的方向,2010年不少省市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11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三是关注人与的关系。人不能离开而生活,人是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那么,中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一直都是热点,一直深受关注。譬如2010年温州题《做一个“行者”》就体现了这一命题意图。平时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考生都知道,2009年考察同济大学时提及“仰望星空”,2010年“五四青年节”到北大考察时提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理念。如果考生知道这个背景,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果考生不知道背景,但能了解当前唱高调的人有,脚踏实地的“行者”也有的现实状况,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由此可打开思路,写一些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关于“行”的亲身经历或动人的故事,也可写一些关于“行”的现象。2011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也很多,譬如成立九十、辛亥革命一百、“入世”十、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京沪高铁建成通车等为世人瞩目。可以大胆地预测,命题者是不会远离现实,出一些比较虚的题目。四是关注继承与借鉴的关系。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或借鉴其它省市或地区的命题经验,或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2学生课业负担更重011中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走向。同时,各地的作文题将更具地方特色:或命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或命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2011年作文命题的又一趋势。

其四,命题设计的背景理性回归教材。

首先,要吃透课标,明确要求。

其次,要关注自我,思考生活,提高审美素养。根据中考作文发展趋势,侧重“自我”和对生活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悟的命题会成为2011年中考主流。平时要注意积累成长中经历的点滴,抒写心灵,做到“我手写我心”。只有叙写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细节,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关注,对问题能有自己的判断与评析。关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初中阶段正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创作表现思想变化的轨迹有很重要的意义。

再次,要加大阅读量,积累丰富素材。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我们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考场佳作的。积累素材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笔者建议大家应重点积累如下八个方面的素材:一是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二是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的;三是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四是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的;五是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情的;六是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七是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的;八是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同时还要明确素材积累的多种途径。如对“借”这一素材就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积累:一是从名人名言角度:譬如牛顿说:“我之所以比笛卡儿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二是从生活角度:船要远航,离不开帆和桨,帆使船借助风力,桨使船产生动力。三是从自然角度:譬如紫藤萝和牵牛花,虽然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又如月亮本来是不发光的,它借助太阳光才有了自己的阴晴圆缺。四是从历史角度:譬如诸葛亮巧借东风,萧规曹随等等。希望同学们有针对性地、有地、坚持不懈地强化素材积累之训练,为写好考场作文提供真实而典型、新颖而生动的“源头活水”。

,要扎实进行作文规范训练。笔者认为,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写出有鲜活独特的内容、有独特新巧的构思、有新颖绝妙的切入视角和与众不同的语言的考场佳作。建议同学们首先注重题型之训练,就是要根据本地考区的常用题型(至少两种),研究它们的应对方法,认真训练。譬如,应对全命题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导语部分)进行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素和词语,都要明确其意思,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应对半命题作文,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吃透已经给出的题目词语的含义,补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短语作为题目。补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感悟最深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只有这样,才能扬己所长,掌握主动。应对选题作文,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写作试题,为自己的考试赢得主动。挑选的原则应该是选熟不选生、选易不选难。如果选择的是材料作文,要读懂材料的内涵(涉及的主题和相关内容),找准材料的关键点写感想;发挥联想,结合现实生活谈感悟;挖掘材料深意,提出深刻观点。其次注重方法之训练。一是强化全程训练。可以按照老师的复习,从作文评分的若干方面(如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表达、修改等),逐一进行训练,每一项都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强化局部训练。主要是列提纲、开头、结尾等影响中考作文评分的关键部位和个人劣势方面,不妨重点训练几次。三是强化创新训练。平时要加强对“精”“深”“活”“新”等方面的训练,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趣,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阅卷老师的魂,以优美的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卷老师的眼,以便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之效。四是强化速度训练。这是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平时应训练自己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快速修改的能力,养成“快”的习惯。

专家预测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发展趋势:

选用全命题和选题作文题型的考区,2008、2009连续两年共计超过60%,且两种题型每次都接近或超过30%。这说明全命题和选题作文都是中考作文命题中的强势题型。需要指出的是,选题作文在整个考区中所占比重,在2005-2007三个年度连续超过43%之后(2005年是45.2%),接连两年出现下滑,直至2009年让出已坐稳四年的位,退居第二。全命题作文从2007年起一路走红,2009年更是一举登顶,成为。或许有人不解,为什么课标提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而我们的命题者却要选用全命题形式?其实,包括选题作文在内的开放式题型大量减少的原因,就是命题者更注重统一阅卷标准,更重视提高考试信度,要努力减少由于题目过于开放而带来的宿构等现象,减少由于题目过多而出现评卷标准不够统一的情况。当这样的指导思想成为主流,我们可以预见,全命题作文肯定会继续“”今后几年的中考,选题作文所占比例会进一步减少,且其中备选题型也会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在题型选择上,2009年出现了一种地域趋同的新动向。具体来讲,就是以地级市为考区命题的同一个省里,各考区选用的作文题型大多相同。笔者手头资料显示,江苏13市中,12市是单一题,只有淮安市是延续往年的选题作文,其中有全命题作文10道,高达76.9%;浙江10卷中,全部是单一题,其中有全命题9道,高达90%;广东4卷中,全部是单一题,其中全命题3道,高达75%;四川8卷中,选题作文5道,高达62.5%;等等。这种现象说明,省级主管部门在下放命题权的同时,对于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了一定的统筹和规范。所以,某些地方的老师同学们在今年的复习备考中,对这类现象也要给予一定的注意。

一、命题形式稳中有变。

也就是说,201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一般还会以命题作文作为最主要的一种命题形式。考虑到半命题形式作文试题具有收放兼备,在给考生一定限制的基础上也给了考生一定的发挥他们丰厚积累的自由空间,有利于考查考生驾驭作文实际能力和材料作文试题形式因其将阅读能力的考查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融为了一体,是最能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所以,这两种形式的中考作文试题的数量估计会在201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中有一定的反弹,至少,它们的数量不会极度削减。话题作文和选题作文试题形式或许还会进一步减少它们在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但也一定会有一些执着的命题者继续以这两种命题形式为他们所在省市的考生命制中考作文试题。这样看来,201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在命题形式上相对于2009年来说,其变化肯定是比较细微的,充其量只是各种形式的中考作文试题在数量上稍作变化。

二、命题范围愈加广泛。

三、开放程度有所缩小。

近年来,由于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总体上过于强调给考生宽松的写作空间而导致了很多问题,而最为突出的问题在考生写作上表现为无原则的套作和抄袭,在评卷者评卷上表现为要很牵强地用同一标准去评判不同类型的作文。所以,开放程度有所缩小理所当然应该成为201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的一大趋势。其实,这一趋势已经在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中有了极为突出的表现。除过有超过一半的省市采用了开放程度最小也最为传统的命题作文试题形式外,还有很多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从其它的一些方面对中考作了一定的限制。如2009年广东省中考作文试题为半命题作文“我和___一起___”,该半命题作文试题就在“要求”中明确限定了考生只能将作文写成“记叙文”。类似的还有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作文试题,虽说是选题作文试题,但两道备选作文试题却都限定了文体,其中道“没想到我如此 ”的半命题作文试题限定了只能写成记叙文,第二道有关“《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的文章”的材料作文限定了只能写成议论文。又如2009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明确规定考生不能将作文写成诗歌和戏剧的形式,这也包括一些原来曾经允许考生写诗歌和戏剧形式的中考作文的省市。还如2009年陕西省中考作文的“评分说明”中则删掉了沿用多年的“不以文学作品为衡量标准”这句话,说明从2009年开始陕西省中考作文在评卷时也可以用“文学作品”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标准了,这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开放程度有所缩小的一种表现。开放程度有所缩小在一定意义上是命题者对中考作文备考要突出重点的一种积极倡导,也便于评卷者更为公正、公平、客观、科学地评判考生的作文。

四、考查思路趋于综合。

作文是最能体现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试题,这主要是因为在作文过程中考生要综合运用到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从这一点看,评卷者对考生作文的评判过程其实也是对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判过程,因而一篇作文的得分也就不可能是考生某一个方面语文知识或能力的体现,而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了。但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来看,中考作文试题对考生语文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的整体思路曾在一些省市出现了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如2008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试题的总分值为64分,其中就有4分的专门考查考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分值。又如2007年陕西省(课改区)中考作文试题的总分值为50分,其中就有5分是专为考查考生评价自己的作文能力安排的。而从2009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中我们发现,包括上海市和陕西省在内的绝大多数省市已一改中考作文试题考查思路上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转而从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考生的作文进行评判了,也就是说,作文分值中一般再也没有专门考查考生某一个方面的语文知识或能力的分值了。所以我们也就敢说,在2010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你肯定很难看到有作文试题附带考查考生某个单项语文知识或能力的表现了。以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考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评判,符合作文本质的特点,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在命制上越来越科学和规范的体现。

综观2009年中考作文试题,在内容指向上,2010年以下热点将较为明显:

(一)时间热点:立足“今天”。我们所指的“今天”,不仅仅是指今日这一天,也是指当前、现在。在具体表现上,一是文题中直指“今天”的,比如“今天真好”(南京题)、“今夜无眠”(题)就聚焦今天,眼望当前;二是站在今天回忆过去的,比如“又是一年风起时”(济南题)、“亲切的怀恋”(大连题一)、“从那一刻开始”(温州题)、“印象”(宁夏题二)、“感受节日”(桂林、百色合卷题)等,都需要考生回顾往事,叙实感受;三是站在今天展望、畅想未来的,比如“假如初三不再补课”(吉林题一)、“中考后,我最想 ”(南充题二)、“ 并没有结束”(题)等,需要我们写未来的生活,但是其中必有今天生活的投影和延续。

(二)地点热点:面向身边。比如,“喜看家乡新面貌”(达州题一)、“这里风光好”(眉山题一)、“沉醉在的世界里”(贵阳题)、“走在的小路上”(荆州题)、关于本地留守学生生活及经历的材料作文(怀化题)等,都是在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命制出来的好题,它们鼓励考生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类题目,具有较强的人文特色。

(四)热点:聚焦经历。与2008年考前出现的抗击雪灾、、喜迎奥运等不同,2009年中考前出现的抗击金融危机、五四运动九十等大多不直接进入同学们的生活。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像2008年中考出现的“当发生后……”“战胜自己,坚强起来”等直面时代热点的试题,今年相应地少了很多。2009年各地中考作文题,要么是把时代热点安排在导语中,比如江苏泰州试题就用抗击甲型H1N1流感中的一个故事引出了全命题作文“懂得”;要么是暗含时代热点,比如“取暖”(台州题)、“伸出自己的手”(潍坊题)、“传递”(常州题)、“不走寻常路”(嘉兴题)、“春风吹又生”(长沙题二)等,既可以写考生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从一个或大或小的角度折射时代热点。而大量试题指向的是考生的人生经历,比如,“生日快乐”(淄博题)、“难忘的经历”(济宁题)、“放假了”(漳州题一)、“我们初中生的故事”(三明题)、“师生之间”(安徽题)等,考生一看就能联想到自己的诸多经历,找到大量素材。总之,命题者努力做到限度地调动考生的生活积累,便于他们找到得心应手的写作素材,鼓励他们“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五)情热点:健康向上。中考是人生的重要经历,其作文命题在考查毕业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又要考生思想和人格的提升,这是命题者的一大追求。所以,命题者在文题内容要表现的思想情方面,必然是健康向上的。比如,“ ,太棒了!”(山西题)、话题作文“自信”(荆门题)等试题,鼓励考生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他人;“我很幸运”(江西题),传达出知足、感恩等心理感受;话题作文“团队精神”(青岛题二)、“伸出自己的手”(潍坊题)等,让考生懂得与人相处,合作共赢;“我还缺少什么”(佛山题),勉励考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不断进取,完善自我;“逆耳忠言助我行”(河南题一)、话题作文“走出自我小天地”(临沂题)、材料作文“尽力而为就好”(武汉题)、写信劝慰同学正确对待挫折和压力(天津题)等,着眼的是在解决好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

以上热点,都贯彻了《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中“学业考试的命题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的文件精神,也都落实了课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精神。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中考中,以上热点还会继续热下去。

备考:坚持全面训练

中考作文复习备考,从内容上准备,就是要从自我成长、生活热点、品德修养、情感体验、思辨感悟、想象创新等方面阅读和揣摩一些作文,看看它们都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从这几个方面储备一些名人名言和时事等相关素材;从题型上准备,就是要根据本地考区的常用题型(至少两种),研究它们的应对方法,认真训练。比如,应对全命题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其中的导语部分)进行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素和词语,都要明确其意思,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应对半命题作文,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吃透已经给出的题目词语的含义,补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短语作为题目。补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熟悉的题目、最有把握的题目、感悟最深的题目、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只有这样,才能扬己所长,掌握主动。应对选题作文,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写作试题,为自己的考试赢得主动。挑选的原则应该是选熟不选生、选易不选难。如果选择的是材料作文,关键是要读懂材料的内涵(涉及的主题和相关内容),然后以此为话题展开写作。从方法上准备,我们要注意搞好下列训练:一是开展全程训练。可以按照老师的复习规划,从作文评分的若干方面(如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表达、修改等),逐一进行训练,每一项都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开展局部训练。主要是开头、结尾等影响中考作文评分的关键部位和个人劣势方面,不妨重点训练几次。三是开展创新训练。作文最忌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平时要加强对“精”“深”“活”“新”等方面的训练,以便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的效果。四是开展速度训练。这是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平时应训练自己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的能力,养成“快”的习惯。

除此之外,在应考过程中,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偏难的作文题目,在写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准确理解题意。准确理解题意包括对材料、题目、提示语和写作要求等内容的理解。要仔细推敲材料,弄清材料的内容及命题者隐含的意图,确立自己的观点;要看清、想清、吃准题目的含义及它涉及的范围;要领会提示语透露出来的信息。做到这些,就可以有效避免偏题离题。

二是善于转化话题。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善于将题目设定的要求转化到便于我们把握的范畴之内。比如,浙江台州市的全命题作文“取暖”,我们知道它有别于“温暖”一题。一个“取”字,表示出一种动作行为,需要施动者主动地付出一定的努力。“取暖”者,是缺乏温暖者的行动,而“暖”的比喻义,可以是关心、理解、爱护、教育、亲情、友情等等。这样一来,“取暖”这道题目就可以转化为“我追求母爱”“我为送去关爱”“相互激励”等话题。也就是说,找到跟题目要求相关的词语,对比辨析,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偏而难的试题带来的审题难度。

三是理清行文思路。写作前,我们要养成列提纲的习惯,列提纲可以针对文章层次、段落、先后主次等做一个统筹安排。写作时就可以按照提纲有步骤地展开,确保文章思路流畅、条理清晰。

这些是我查的,希望能帮到你、

2016年高考还分文理科科吗?

2016年高考还分文拓展资料:如果说全命题和选题作文处于强势阵营,那么,半命题、话题和材料作文都是处于弱势阵营。其中,话题、材料作文已经并且将会在较长时间里处于谷底坚守期。半命题作文由于具有宽严适度、可调可控的优势,加之它从2009年起受到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所以,笔者认为它的走势会趋好、上扬。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这几种试题:2009年全部36道选题作文试题中,备选题为72道,其中全命题作文22道、半命题作文24道、话题作文14道、材料作文12道。这说明半命题作文很受命题者重视。理科。

2017年上海市、浙江省开始不分文理科。

2018年会有更多的省不分文理科。

目前试点的是:上海市、浙江省,

2014年高一入学,即2017年高考不分科。

据闻广东要2017年高一入学才不分科。

2016年各省市高考总分及各科分数 分值是多少

2、2016年高考还有几个省份高考总分不是750分,包括江苏省480分2022年山西把高考改为新高考模式,即3+1+2模式。新高考政策3+ 1+ 2取消文理分科,考生选择的科目为3门全国统考科目语数外+ 1门科目物理或历史+ 2门再选科目(思想、“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为、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七门。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以ABCD来划分等级,全得A者高考总成绩加10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该模式下考生可以选择化学生物等学科搭配文科组合,进一步扩大专业覆盖率。,海南省900分等等。

山西新高考3+1+2改革是哪一年?

2021年高考新政策下依旧是由语数外+自选3科构成,但是自选三科不再评分而是按A、B、C、D、E五个等级进行划分,E等级为不合格。以参考人数和卷面得分为依据,原则上等级A的比例为15%,等级B的比例为30%,等级C的比例为30%,等级D和等级E比例共为25%其中等级比例不超过5%。

“3”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在思想、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山西新高考改革方案

不再★ 高考改革政策利弊区分文理科

新高考政策不再区分文理科,考生需要参加数学、语文、外语三门考试,另外在地理、历史、、化学、物理、生物中任意选择三科参加等级性考试。

外语科目可以考两次

新高考政策下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考生选择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高考总分计算方式改变

综合素质评价

合格性考试

江西2016年高考3加3是什么意思

浙江卷

1、2016年江西省高考不会实行3+3,所谓3+3是指高考改革后,全国统一高考只考数学、语文、英语3个科目,考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其余7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分数计入高考成绩。

(三)人物热点:以“我”为主。大量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文题中都出现了“我”这个字眼。比如,“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深圳题)、“我发现了的美”(茂名题)、“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陕西题)、“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兰州题)、“我们一起走过”(南通题)、“那次,我和他(她)都是好样的”(义乌题)、“谢谢你,为我助跑”(丽水题)、“我和一起”(广东题)、“ 触动了我”(海南题一)等等,其中有的要求考生站在“我”的角度写“我”,有的要求站在“我”的角度写“他(它)”、写,总的特点是聚焦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说真话,抒真情。以“我”为命题着眼点的试题,肯定还会大量存在于2010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中。

2、从2016年开始,江西省高招二本、三本合并,实行本科、高职(专科)分开填报志愿,就是本科批次录取结束后再填报高职(专科)批次志愿。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在高职(专科)志愿填报后单独划定,推行平行志愿,实行多次征集志愿。

此外,从2016年开始,省内外高校对招生的调整,须在正式投档前完成。正式投档后,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向我省增加的,将在网上进行公布,并按招生录取原则面向全体考生进行征集志愿。此前,高校在正式投档后向我省增加的,一般由高校自主组织生源,这意味着高校的这些可以录取个别达到录取分数和录取条件,但没有填报该院校的学生,这对于其他考生来说不够公平。调整招生管理模式后,明确必须面向全体考生征集志愿,高校录取的必须是填报了志愿的考生,对考生来说更加公平。

恢复高考41年,中途经历了哪些改革和变故?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1952年,我国建立了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1977年,恢复了高考;1994年,我国推出了“3+2”的考试制度;2003年,高考时间改在了6月份。

恢复高考41年,这在41年当中,制度发生了很多次的变革,连时间都发生过改变,而全国统考和各2011年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省的统考也都是各种各样的变动。

现在已经恢复高考41年了,中途其实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高考试卷,而且还会出三套试卷备用,而今年也高考延迟了一个月,这些都是高祝你好运。考经过的改革和变故

高考制度改革历次方案是什么样的?

新高考的变化

1、1999年“3+2”模式

1999年高考模式为3+2,这个方案从1994年延续至1999年。分文理科,文科生考、历史,理科生考物理、化学。语数英为3,两门选修为2。

2、2000年-2001年

“3+小综合”

该模式也分了文理科,从考查科目来看,比“3+2”考查得要多。文科生要考地理、理科生要考生物。学生的高考科目实际是6门。也就是文科生考语、数、外三个单科外,还要考、历史、地理的综合卷;理科生则除语、数、外三科外,还考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卷。

这个模式只在江苏实行了一年。考生除了考语、数、外三个单科外,还要考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六科的大综合卷。该模式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但模式要求学生同时学习9门高考科目,负担很重。

4、2003年-2007年“3+1+1”

此模式在保留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的两门在、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课中自由选择,其中一个“1”是报考高校指定的选考科目,另一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选。

5、2008年-2009年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6、2010年—2012年 3+学业水平测试

这次模式与上一次改革大体一致,但是“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只包含、历史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考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考试科目总分750分。、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一门得A即高考总成绩加1分,除选修的四门得A即高考加五分。

以高考为话题的素材作文

高考,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它熟悉是因为打记事起就听大人们谈论高考,说不熟悉是我从未接触过它.如果说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评论高考,一定会引起很多经历过高考的人的嗤之以鼻,不过站在我的角度看高考似乎更清晰.

高考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一场考试,一场及其平常的考试.可因为种种的原由,高考变的似乎不那么简单了.小时侯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其中不会少那一样:上大学!殊不知,上大学不是那么简单的喊句口号就能做到的,小学、初中、高中,这些阶段就是为上大学做铺垫的。小学,本是玩的年纪,可我看见的却是一副副,一只只沉到不能再沉的书包(甚至是的孩子们都上起了MBA),为了高考----从娃娃抓起!! 再说说初中,为了考上更好的高中,三年初中的艰苦生活一点也不亚于三年的高中生活,不是说一脚跨进高中就等于一脚跨进了大学么?于是学生们废寝忘食地学习,老师忘我地教育,为了共同的目标----中考而迈进。 先来说说那个什么素质教育,我想起码在小学的阶段应该能够实现“素质”教育吧,可是在本人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说要给全国的孩子们减负,于是我们学校履行了这一重要思想,可还没到3天的光景,一切恢复原样,不但没有减负反倒是给我们这些孩子的肩上在重重的添上一层负担。初中,在初中的教学中,“素质”这两个字只在前一年半中稍有出现,后半段可想而知,开学发书的时候有音乐、美术、劳作等等,可仔细看看课程表里面没有半个字和刚才提到的有关,所有一切“副课”都得给主课让道,老师振振有辞地话至今还在我耳边萦绕:“你们都是要成为高中生的人了,还要什么自修课?不要抓抓紧啊。时间就是金钱,多一节课就能多讲些内容。”于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是书包里装的满是参和试卷。老师还说:“中考只有一次机会,要把握住了!”冲着这句话我们只有挑灯夜读奋力拼搏,丝毫没有半点马虎。早晨看见同学的双眼和我一样,猩红,并半有深深的黑眼圈。上课时,哈欠声接连不断。 不知道老师看着心不心疼。

用我的比喻,高中就是人间的地狱,高三就是这地狱的第18层,或许我的比喻有写过分,但这是事实。高中生活的苦我就不多说了,各位也都心知肚明。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看看考场外那些焦急等待的父母,看看考场外那些维持治安的警察,看看那些报纸、电视的。。。。。。人们似乎过于重视高考了,高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1、2016年高考有26个省份使用全国卷,使用全国卷省份高考总分都是750分,考试科目及分值如下:数学、语文及外语都是150分,理综及文综为300分。事情,但是很多父母并不这么想:“上了大学么就等于抓到了就业的机会呀!”这话对吗,或许,我只能说或许对吧,高考,我觉得和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高考前要如此的复习?高考始终是不脱离文本的一种考试,它测试到生活中的能力了吗?没有。考出高分只能说明你对文本的掌握非常好,而并没有真正看到你的能力。这个高分低能的人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应试教育培养出的高级“弱智”。应试教育还摧残了一部分人的身心,排名次,我不认为排名次是一件好事,它带来的种种幅面影响远比正面的多的多;分数,为什么我们会那么重视分数?在我们的眼中分数其实和金钱一样重要,我们甚至不会想去纠正哪里错了,而是一味的责备自己得的低分。应试教育,一张可怕的网,我想能漏网的鱼寥寥无几,像韩寒那样的漏网之鱼我看是少之又少。有教育界的人认为韩寒是侥幸,对,就是侥幸,可我觉得他的侥幸真是幸运了,远离了高考的魔爪,过自己的生活。

高考还会一直走下去,莘莘学子们将一如既往的前仆后继地赶去前线,有时候自己会奢望,如果高考取缔了那是一件多令人高兴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的国情的。但我觉得一定不止我一个人希望这事快点到来,这么多年来,高考喊着要改革,那改了吗?

新高考的优势和弊端

和现行方案相比,新方案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选择性科目由学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以及中学的办学条件和特色,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新高考改革虽然是符合 教育 发展方向的一次重大变革,但是对于考生本身来说是有利有弊的,那么具体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新高考的优势和弊端介绍,欢迎阅读!

新高考的优势和弊端

新高考的主要优势

1、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3、英语考试有了两次机会

对于一些理科生而言,作为爸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如果我的英语不是没有及格,或者再来一次,也许我就是985 毕业 的了吧。高考虽然是一项比较公平的考试,但是却因为“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为很多人诟病。

在新高考阶段,英语的考试可以考两次。也就是说,作为高二的学生,就可以直接参加英语的考试了,这样在高三的时候还能继续参加考试。自己可以选择一次成绩较高的那个作为自己的高考英语成绩。

新高考改革的弊端

新高考的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负担,但从已经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疲于应付众多学科的合格考、等级考,负担更重。在课堂上表现为上课打瞌睡、精神萎靡不振;上甲课作乙作业等,学生学习效果。

数学取消文理科考试不合理

数学取消文理科后,势必造成数学考试难度下降,再加上物理、化学成为选考科目。因此男生高考比较吃亏。从2015、2016年高考就能看出端倪。考进北大、清华、、复旦的女生大幅度增加,而男生大幅度减少。提案人并不是性别,总体说来,男生理科天赋一般强于女生。若这种现象持续下去,提案人认为未来的自然科学发展担忧。

英语考2次不合理

本来各省市高考改革已经准备淡化英语,现在变成英语考2次,加之总分150分,使得英语成为凌驾于所有学科之上的“最重要”一门课。这可苦了英语老师。且不说语言只是一门对外交流的工具,现今机器翻译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人说:学好英语是具备化视野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现行的高考制度是,3+X,也就是语、数、外加综合。这次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变化一:科目设置不同

变化二:分值变化

现行方案中,文科类、理科类考生三门统考总分为480分。各科分值设定为: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语文、数学分别另设附加题40分。两门选修科目测试,以等级来呈现的。

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说,新方案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新高考的优势和弊端介绍相关 文章 :

★立意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使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拥抱变化; 高考进击阶段常见十大弊病及解决方案,2019单独考试招生语数英考些...

★ 高考复习常见弊病及解决方案

★ 高考生必读:糸边做作业五弊端

★ 2021年最适合女生的十大高考专业

★ 2017高考改革广东语文

★ 2017高考合并二三本招生取消三本的影响

★ 2019高考志愿填报是另一场考试?现场作文和数学最难大题...

★ 2020高二语文教学总结五篇

★ 名师指导高考复习及高分作文素材

2016年高考作文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余种,表面上看,学生的 兴趣 爱好 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正定中学骨干教师刘昉介绍,鲁迅先生曾在《这也是生活》中写下这样的句子: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种关注现实的感,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今年高考命题更加强烈地释放出高考改革逐渐关注热点的信号。

广东2016年高考改革,文理仍是分科。

新课标中“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都要求学生关心当代事务、时事热点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身处教学一线,刘昉强烈感受到,只有将学生的思考到当下纷繁多样的现象上去,才能丰富学生的见闻、积累鲜活的素材,才能培养他们的感、使命感,提高他们的辨别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才能在语文学科上促进学生开放性、全面性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更地进行备考,更为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勤于反思、敢于批判,高中生应该通过报纸网络等途径,广泛地关注时事并能够有条理地严谨地发表观点,做到旗帜鲜明、言之有物。

曾智安也提醒广大语文教师,要学生关注现实、参与变革、表达真情实感,倡导说真话、抒真情,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取材,表达健康、朴素、清新的思想情感。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18875982367@163.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