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类型题分布_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卡尔顿高习 2024-07-03 09:51 1

高考语文的分数分布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

高考语文的分数分布:必考题占125分,选考题占25分。

语文高考类型题分布_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文高考类型题分布_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语文高考类型题分布_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必考题合计占总分125分:现代文阅读1篇,题量3道,占分10分;文言文阅读1篇,题量4道,占分20分;古代诗歌阅读1篇,题量2道,占分10分;名句名篇默写,题量5道,占分5分;语言文字运用,题量4道,占分20分;写作,题量1道,占分60分。

选考题合计占总分2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1篇,题量4道,占分25分,以中、外文学作品鉴赏、、散文、诗歌、戏剧为文本考查范围;实用性文本阅读1篇,4题,占分25分,以传记、稿件、报告、科技说明文为文本考查范围。

高考语文学六、写作(60分)习方法

1、守住自己的基础

因为从高三进入备考以来,大家其实一直在做这个工作,但是越到临考的时候,因为后来的难题包括作文上来以后,大家可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但是基础知识因为分值每一个分值也都不小,所以应该个很重要的应该说要守住这个基础。

2、背书

3、勤做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摘抄,摘录,做卡片,写读后感等。

4、语文作文

高中语文考试的重点一个是阅读,一个是作文,高考的时候语文作文是60分,是总成绩的将近一半。所以高中生要注重语文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平时多看一些满分作文、的文章、积累一些作文素材,提高作文的得分。

5、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主要是培养文学素养,积累课外知识。高中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大量阅读可能有点困难,高二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对高考有帮助的书去看,比如名著、时事等,不仅能提高语文成绩,还对学习其他科目也有帮助。

6、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养成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引起思考的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其次要善于分析综合。

高考语文试卷题目类型

二. 主观题:(共计123分)

高一就关注高考啊!真有上进心

一、选择题14道(其中基础题6道、阅读题8道)(42分)

二、填空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仿写题、(48分)

三、写2017年高考语文题型及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作(60分)

注:这是湖北的高考试卷模试

希望能对你有用!

求高考语文主观题的全部类型

(七)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题多选5分,第二三题各6分,第四题8分,合计25分)

高考语文主观题有如下九种:(一)文本理解题;(二)文本认同题;(三)文本评价题;(四)文本补写(包括续写)题;(五)文本改写(包括扩写)题;(六)文本感悟题;(七)文本仿作题;(八)文本延伸题;(九)读图解答题。这九种类型按照与文本的关系由“亲”到“疏”的次序排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绝妙开头28例

·作文素材——汶川一震,举国同悲

·高考作文标题套装模板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2008高考作文奥运素材集萃

·高考作文精彩结尾20例

·高考作文素材之课本篇课本作文素材抒情篇

☆☆☆☆☆更多... 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审题要领

·现代文(科技类文章)阅读指导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汇总

·散文阅读表达技巧解题策略

·科技文阅读的设题特点与答题技巧指津

☆☆更多...

古诗鉴赏

·唐人送别诗赏析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鉴赏

·诗歌表达技巧具体鉴赏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01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02

·高考古诗鉴赏精讲精练

·高考古诗词鉴赏分类解题指导

☆☆☆☆☆更多...

名句默写

·广东高考大纲要求的古诗文背诵

·人教版高中教学大纲要求背诵诗文总结

·高中语文新教材名句名篇一网打尽

·上海高中语文背诵篇目

·苏教必修背诵篇目整理

·高考“名句名篇”复习专题攻略

·04-08五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汇总

☆☆☆ 更多... 文言阅读

·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

·文言断句翻译练习题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

·文言文解题技巧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大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更多...

文学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文学体裁常识复习大全

·高中文学常识之作家作品

·与教学大纲规定背诵篇目相关的文学常识

·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外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高中文学常识分册汇编

·高考文学常识专题测试及

☆☆☆☆☆更多...

扩展语句

→仔细审题,揣摩原句意思。弄清题目对句子内容、句式、表达方式、重点等方面的要求,紧扣要求去扩展句子。

·扩展语句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考语句扩展精练(学生版)

·语言表达新题演练版(30分钟)人教整理

·高考语句扩展专题突破

·2008年高考扩展语句例说

·压缩语段扩展语段练习

·扩展语句答题技巧

·扩展语句备考和练习

☆☆更多... 压缩语段

·高考复习语言运用之压缩语段教师版

·2008年高考压缩语段题考练指要

·1997-2006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压缩语段题

·压缩语段答题技巧

·压缩语段方法

·高考压缩语段练习题

·压缩语段解题思路

·高考压缩语段类解题思路

☆☆☆更多... 变换句式

→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短句与长句、陈述句与反问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散句与整句的变换。

·选用和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练习题

·句式变换复习

·句式变换强化训练及

·句式变换复习指导

·句式变换答题技巧

·仿用、变换句式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

·变换句式练习

☆☆☆更多...

连贯得体

→呈现生活化特点。如漫画、提取、拟写手机短信、公益广告、对联、衔接词、颁奖词、请柬、贺卡。

·串词的拟写

·衔接词的特点

·衔接词解题思路

·编写手机短信

·编写宣传标语

·编写贺卡词

·题写赠言

·拟写广告词

☆☆☆更多... 常见修辞

→不单独考查概念,考查是否能根据具体语境正确运用某种修辞方法进行表达。“正确运用”是考查核心。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借代、对偶

·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辨析易混的修辞格

·常见的修辞方法简说

·几种易混修辞方法辨析

·常见的修辞方法

·对常见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

☆☆☆☆更多... 仿用句式

→仿用句式,经常与修辞结合在一起考,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2008年高考仿句题汇编

·软硬兼识形神兼备高考仿写题的解题方法

·“仿句”题技巧谈

·修辞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练习题

·仿用句式种类及解析

·高考仿句专题突破练习题

·仿用句式答题技巧

☆☆☆更多...

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 仿用句式 句式变换 诗歌鉴赏 筛选信息分析与综合

字词 文言文 现代文 作文

给你一个网址自己找

百度我把,我老师有总结,但有很多重复的

高考语文两道题12分,一般有什么类型

[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赊:远。

一、压缩语段

1、一句话

找导语、施动者即主体(宁大勿小)、动词 检验是否含盖整段内容

2、概括内容 5W(时间、地点、对象、起因、结果)

3、筛选中心句

(1)文段长,句子多 分层 注意:总领、总结、过渡解释(可去),再整合,挑主干

(2)句子短,字数少 找每句主干,缀连成句

4、图表文字转换

(1)抓住核心内容,审题干,关注比例大的数字

(2)从图表的字中提炼暗示

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续写 符合题意、句式、段尾总结

2、仿写

3、长短句变换

(1)长句变短句 注意分值

(2)短句变长句 抓主干,其他成分做定语/状语

(3)下定义 单句 概念=性质+种属

4、排序 注意逻辑:整体——局部;上——下;远——近

(1)有语境

观察语境,确定首尾句

注意连贯,围绕一个中心,按逻辑顺序,结构(句式)一致

(2)无语境

通读全文,确定中心——确定首尾句

通读全文,检查是否通顺连贯

三、新题型

1、对联 字字对应,无重复

横批 四五六字,包含上下两联内容

2、漫画 结实一定道理,通常涵有讽刺意味

(1)概括内容,描述画面 注意题干提示和限制,特别注意竹中文字

(2)分析评价

(3)起标题 同作文拟题

3、短信、广告语

符合题干,注意修辞、文采

四选择题、改病句

1、类型 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歧义,不合逻辑,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2、注意增删换调

语文高考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有几题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2015年高考语文题型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计27分)

1.【成语辨析题】 2.【病句辨析题】 3、【排序题(语言连贯题)】 小阅读:

(二)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9分)

1.【概念词语】 2.【句子理解】 3.【信息筛选】

4.【要点概括】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5.【推断想象】

(三)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9分)

1.【文言实词】 2.【古今异义】 3.【文言虚词】 4.【信息筛选】

5.【性格表现】 6.【内容归纳】 7.【全文把握】

(四)文言文翻译题:(共2题,每题5分,合计10分)

(五)诗歌鉴赏题(共2题,题5分,第二题6分,合计11分)

1.表达方式 2.语言特点 3.修辞手法 4.表现手法 6.思想感情 7.意境与作用

大阅读:

两篇文章,二选一。篇抒情散文;第二篇人物传记。

1.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 2.关键性语句理解

3.信息筛选性试题 4.归纳主旨性试题 5.清理文思的题型

6.审美鉴赏性试题 7.综合探究题

(八)文字表达(共2小题,补写语句5分,语言表达6分,合计11分)

1.段落句子补全题 2.语段压缩或扩展题 3.句式仿写题

(九)作文(60分)

材料作文:开头末句一定要提出论点一二段(起)——3段(承)承上启下用几个问

句——4到6段(转)用几个小分论点加例子加分析——7到8段(结)。

高考语文题型及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一般有两种类型:

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彩;

答题步骤:①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②概括诗句描绘的内容。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5.【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标点符号题】答题技巧:注意试卷中常考标点(顿号、引号、破折号、括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重点审查这类标点的使用正确性,逐一辨析排除。

7、【排序题(语言连贯题)的考查】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6-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8题)

如何读懂科学类文章

【科学文】总体解题技巧

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等

新高考语文题型有哪些改变

(六)名句默写题(共3小题,每空1分,合计6分) 要求背诵文章中的指定名句,有规定提示。

新高考语文题型有哪些改变介绍如下:

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懂段和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验证。

个变化,实用文类文本阅读题中将历年所选的类阅读材料变成了科普类阅读材料。高考语文全国卷在实用类文本的考查上,起初所选择的阅读材料是传记,从2007年考到2016年,考了10年;接下来是,从2017年考到2021年,考了5年;今年换成了科普类文章。高考语文全国卷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上的这种考查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第二个变化,文学类本阅读题中将延续了五年的阅读题变成了散文阅读题。从阅读难度上讲,这种变化有提高难度的倾向。

第三个变化,将文言文阅读题中的文化常识辨析题变成了实词解释题。对于这一变化,有人认为是回归以前的考查路子,但笔者不认为是这样。为什么呢?

第四个变化,取消了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选择题。在先前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运用题中有三道选择题,且都在放在题组一中,可是今年全部取消了,题组一中见不到,题组二中依然如此。

第五个变化,将语言文字运用题中题组一中的三道选择题变成了两道,且这两道不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成语填空题,一道主观表述题。

第六个变化,将语言文字运用题题组二中的两道题变成了三道,且题型也有变化:一道语境补写题、一道仿写性的下定义类考题、一道病句辨析与修改题。

语境补写题是语言文字运用题题组二中的一道老题型,这次没有任何变化。

仿写性的下定义类题是新题型,但从考点上看,依然是老题。为什么呢?因为这道题的考点有两个:一个是仿写,一个是下定义。

病句辨析与修改,单从这名字上大家不难看出,也是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老题,但今年的考法变了,有原先的选择题变成了主观表述题。

天津高考语文的各题类型及其分值?

早行 陈与义

根据2013年天津高考试卷 可以分析出

→以考查概括、归纳、整合为重点,取材贴近当代生活,尤其是反映科技、考古、艺术等有价值的材料。

有七道大题

大题 为选择题 包括 拼音 错别字选择 近义词辨析填入句子 病句 和 标点符号正确性

5道选择题 共15分

第二大题 给一篇文章 ,回答3道选择题,共9分

第三大题 文言文 4道选择题 共12分

第四大题 文言文翻译 共8分 和 8分古诗鉴赏类 和5分默写

第题 阅读题 共21分

第六大题 语言综合运用 12分

第七大题 作文 60分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扬海零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手机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祝学习进步

高考语文所有题目的标准答题模式都是什么?

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种模式:分析形象型

规范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题技巧: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示例

试简要分析诗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 雪

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什么形象)

在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

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

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步骤一)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内心空虚,无心劳作。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步骤二)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解答分析: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常见错误: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

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二是学生往往着重于“思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落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艺术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分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二表现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5)渲染;(6)象征;(7)动静结合;(8)以动衬静;(9)以乐景抒哀情;(10)卒章显志;(11)欲扬先抑等。

三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即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借代;(4)拟人;(5)夸张;(6)双关;(7)对偶;(8)用典。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越女词(其三)》

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步骤1)诗人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佯羞”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态,十分自然。(步骤2)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步骤3)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炼字型、诗眼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七种模式:观点不同型[一直在为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而努力]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答题步骤:

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种: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

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绕”字,有的书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3分)

第八种模式:炼句型

提问方法:这句诗好在哪里?

提问变体: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出”,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

第九种模式:分析构思型

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十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第十一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几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 理由时,紧扣评论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有人曾引“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18875982367@163.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